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919日晚伴随着悠扬的歌声,经济管理学院于春晖楼东办612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期纪录片展播(总第56期),由项目部部长贺思佳带领同学们揭开我们熟知的北宋著名词人、文学家、书法家——苏轼鲜为人知的一面,走近东坡先生传奇吃货人生

   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以往,对于苏轼的印象可能便停留于“风流人物”四个字,殊不知,风流不羁的背后还隐藏着吃货的属性。纪录片以现代人的角度,风趣幽默的解读出了一个“吃货”苏轼。纪录片以诙谐的语言记录了东坡肉的由来,“黄州好猪肉,价钱等粪土。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慢著火,少著水,火候足时它自美。每日起来打一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”东坡肉的做法随着这首诗名扬天下,成了杭州的地方名吃,苏轼的名字自然也成了这道菜的名字。虽说表面上苏轼的生活很是富足,其实恰恰相反。苏轼年轻时曾经声震汴州,可还未到中年便屡次被贬,。有诗为证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生活凄苦由此可见。有其他诗人也曾被贬此地都纷纷抱怨,而他却仿佛乐在其中。遍寻当地美食,以舌尖上的触动抚平内心的凄苦,荔枝三百,烹饪羊蝎。他遍尝美食亦是见过岭南潮湿的荔枝林,海南苍凉的落日。他将生活的苦难历练成感动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与经验传与后辈,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,以及舌尖上的美食。一言一行都在授予后人如何生活,又是如何苦中作乐。如此情怀,前人难遇,而后人又是无法企及。他的一生屡遭贬谪,但对于真正伟大的人来说,岁月带给他们的永远只能是外表的风霜,而不是内心的悲凉。苏轼正是如此,久经逆境,仍心性澄明,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、对真我和美食的追寻,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“吃货”了。

  “先生一笑而起,渺海阔而天高。”苏轼实力践行吃货的本质,用美食装点人生,绽放不一样的烟火。茫茫世界,我们不过沧海一粟,何不用美食去填补那些不愉快,在美食中寻求精神寄托。